本帖最后由 逢逢 于 2012-10-3 22:20 編輯
今天本人有幸抽空運轉了一下今天剛剛換了新車的1路和52路。我是從公主墳先乘坐1路到南禮士路。然后換乘52路坐到終點平樂園。接著再乘坐52路從平樂園返回公主墳,最后坐地鐵回家。
說說感受。新車視覺上給人感覺非常高大,而且給人感覺比原先的車要結實一些。這兩個車型的一個共同特點是運行起來噪音極低。不論在1路還是52路車內,當行駛起來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聽見什么機器的轟鳴聲。很安靜。這也是兩個車型的共性,也可以說是優點,而且儀表盤上都安裝有城市客車天然氣泄漏報警裝置。好像還有能耗消耗的儀表。增加了車輛的安全系數,也相對實現了清潔能源中的節能減排。而且我個人感覺大青后要比大福后從車輛外觀來說更加國際化。而且大青后的整體造價應該比大福后要高一些。不知到我的感覺正確與否。也希望今后的福田在保有北京本土的大氣風格之外,在車輛外觀上再能有些創新和國際化,就更好了!
如果說不足呢,我覺得這兩個車型由于是第一天上路,車內還是有一些裝飾材料所遺留的氣味。有待于進一步的消散。再有就是兩款車型中間的過道由于座席的增加而變得窄了一些,對站立的乘客多少會造成些許不便,不論是大福后還是大青后,感覺不如原來老車寬敞。不知今后會不會做一些布局上的調整。
其實除了車,我還想說說車上的這些人。之前咱們壇子里邊有人說過,這兩個車型,尤其是大青后在長安街運行,而且是要走北京站,所以多少對于大青后來講是一種某種程度上的可惜和糟踐。今天我特意就這個問題觀察了一下,因為恰逢十一國慶和中秋節雙節,所以來京的外來人口肯定也是一個高峰。
據我觀察而言,這些人貌似也對這次長安街的集體大換車有了些許的敏感。所以車上的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一些約束。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能保持下去。
因為車子不斷更新換代,規格提高,使得這些人可能也要考慮一下,他們的一言一行是否跟這座城市的發展相匹配。因為任何一座城市的管理,不能一味的以人為本。面對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質的提高,依然是要結合法西斯式的管理約束體制(具有執行力的法律效力)來逐步破解難題,使得市民素質在這種體制壓力之下被動得以提高,進而在時間的洗禮之下變成長久化的普遍提高。不然如果所有東西都以人為本,那么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質這條已經動脈硬化的“血液”,不僅不會得以軟化疏通,反而會因此而最終“鈣化”!
這就是我個人對今天運轉的一些簡單的感受。
不多說了。還是趕緊上圖。
這是我坐的那輛車。到平樂園場站的時候,剛下車就拍下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