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交車撞候車亭司機'嫁禍'女乘客" 引發網友熱議
廈門網 2012-08-03 09:08
事件摘要:前晚11點07分,一輛公交車撞了公交候車亭!公交司機一口咬定是女乘客抓其方向盤導致事故發生。而監控顯示真相:司機徐某因乘客上車慢出言催促,在關門時夾到一名中年婦女的腳,并與她發生爭吵,但公交車撞向候車亭時,中年婦女并無抓方向盤的行為。
目前,當事司機已向這名女乘客道歉并遭公司停職。至于司機是否故意撞車泄憤,還有待調查。
這一事件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公交車撞上候車亭司機"嫁禍"女乘客 肇事司機遭停職
司機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蔡毅
公交車是一個城市的形象,是一個城市流動的窗口,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流沙河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欲判斷某人的文明程度,至少要相處3天;欲判斷某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只需要乘公交車3分鐘就足夠了。
對于乘客來說,和司機雖然角色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各自的行為必須規范于各自的角色。維護倡導文明的社會風氣,人人有責。作為城市文明窗口,公交車的司乘人員應尊重乘客,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對待乘客,而作為乘客應該尊重司機,并且遵守公交車上的規章制度,相互尊重和理解。
司機與乘客發生糾紛,導致公交車撞站臺的事故本不應發生,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公交車司機多忍讓一下,或者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乘客對司機的不滿,或許就不會導致分散注意力了。公交車是大多數市民的出行首選,原因在于乘坐公交車出行快捷、方便、安全,公交車還是費用最節省、效率最高的運輸形式。可是如果公交車經常發生交通事故,經常讓乘客“嚇得不輕”,那么還有誰會選擇公交車出行?一輛公交車一個小社會,司乘人員每天與各種職業、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雖然工作難度重重,但是作為司乘人員,保證市民出行安全是第一位的,這考驗著司乘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智慧。
司機乘客應換位思考
■朱慧松
僅僅因為一點小事,司機乘客起糾紛,結果釀成意外,不僅傷了站臺,也影響了大家的出行,這樣的事情讓人很痛心。
展開來說,公交車是街頭的流動風景線,公交車司機也應是城市里的文明使者,要為乘客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可如今在公交車上卻不時發生公交車司機和乘客相互指責、爭吵,甚至對罵的事情,實在是有損城市形象,也會影響他人乘車。
其實事情的起因都很小,無非都是一些瑣事,如乘客指責司機開車太快、車門關得太猛;司機要乘客往里走、不要吸煙等。平心而論,司機烈日炎炎下開車,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工作很辛苦,而乘客擠車也很不容易。雙方在遭遇糾紛和矛盾后就應換位思考,多體諒對方的難處。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對于對方的指責,如果說得有道理,就應及時改正,即便不在理,忍一忍、一笑了之,或許矛盾馬上就能化解,而若是“寸土不讓”、“針尖對麥芒”,事情只會越鬧越大,雙方都要憋一肚子氣。如此一來,注定沒有贏家而只會是兩敗俱傷。
保證安全是司機素養
■孫維國
公交司機與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脾氣,但由于其工作特殊性,他們在日常工作中與人產生矛盾、摩擦的幾率可能大大超過我們。那么,該如何處理與乘客產生的矛盾呢?
作為公交司機,應冷靜、理性對待,切不可感情用事。要知道,公交車中乘坐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作為公交司機,將乘客安全視為最高職責是其基本職業素養,也是最基本的職業要求,當乘客踏上車門的那一刻起,實際上就把生命安全托付給了司機。司機是否盡職盡責、是否具有職業素養、是否有敬業精神等,所有這些問題,都不僅僅與司機相關,也與乘客安全密切相關。
也正因此,公交司機如果與乘客發生矛盾和摩擦,首先要忍耐,如果是乘客無理取鬧,可以通過報警、向單位反映等正確途徑解決問題,而不是與乘客爭吵,否則,就有可能帶來行車隱患。
親們,這事不能鬧著玩
■盧漢中
已記不清這是第幾回與公交司機有關的惡性事件了,總覺得親們太不長記性了。正當大家有所淡望之時,總會有人害怕被遺忘似的,在某個“恰當”的時候與公交司機起摩擦、鬧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殊不知公交車是個相對特殊的場所,車上一般都有幾十號人。親們(指乘客),你這一動手,說小是小說大就大,說不定,這一手下去就釀成大事故。眾所周知,公交司機手握方向盤,腳踏油門與剎車,掌控著車上所有乘客的安危。親們(指乘客),你這一動手,司機若為此分神,后果不堪設想,這豈能鬧著玩?
生命誠可貴,人生只有一回。與之相比,還有什么值得我們生氣呢?親們(指乘客),不管有什么委屈,請想想自己寶貴的生命,考慮一下其他無辜的乘客,清醒地估計一下動手的嚴重后果,你就會心平氣和地面對所面臨的問題了。
親們(指司機),請不要分神,不要松手離腳,不要爭吵,牢記車上還有好幾十條生命全都依靠你。公交是個服務行業,受點委屈在所難免。不管遇到何事,請忍一忍,退一步海闊天空,相信你的忍讓會獲得更多人的理解支持與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