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ip198627 于 2012-5-25 19:13 編輯
經常以公交車代步的人,總會碰上這樣的經歷——下雨天,沒留意座椅上的水漬,一**坐下去,起來就成了“濕**”,挺尷尬的。 但是在寧波的516路公交車上,就不會有這樣的遭遇,因為這路車有位細心又執著的司機——蔣固存。他想了個土辦法,下雨天開車,隨身帶了很多干抹布,有空就去擦一擦留有雨水的座位。這個小細節,感動了不少坐他車的人。 昨天一大早,熱心讀者劉巖特意打進本報熱線87917666,要表揚一下蔣師傅的貼心。劉巖還說,蔣師傅的這份貼心,也拷問了部分公德心缺失的乘客。 這個小細節感動了不少乘客 這兩天,寧波的天氣雨蒙蒙。昨天一大早,家住江北北岸琴森的劉巖,就到小區門口的公交場站上了一輛516路公交車。 劉巖的單位在七塔寺附近,516路直達, 整整4年,她每天上下班,都坐這路公交車。 這條線路上的公交司機,劉巖基本上都認識。一上車,劉巖就和蔣固存師傅打了個招呼。 公交車離開站臺,上路了,劉巖也朝車廂后面走去,打算找個座位坐坐。 車廂后幾排,有好幾個空位置,沒人坐,劉巖走過去一看,座位上都留有水滴。猶豫了片刻,她還是退回來了,拉著車廂的扶手站著。 車很快到了下一個路口,要等紅綠燈。讓劉巖沒有想到的是,蔣固存拉上手剎,從駕駛臺上起身,隨手掏出一塊抹布,走到車廂后面,將座位一個個都擦了一遍。 在轉身回到駕駛座時,蔣固存還示意劉巖去坐下。 這個細微的動作,不僅讓劉巖,也在場的不少乘客都感動了。 剛坐上駕駛臺,綠燈亮了,蔣師傅踩下油門,繼續前行。 一個下雨天他要擦上270多次 昨天下午2點左右,記者在汽車東站的休息室找到了蔣固存師傅。原來,他這么做已不是一兩天了,早在2009年秋天,他還在開10路公交時,就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下雨天,他就會特意從家里多帶上幾塊干抹布。 在汽車東站,蔣固存的同事說,不僅這樣,一旦遇到下雨天,他每次回到現場站,也不急著下車去休息,而是巡視車廂,將有水漬的座椅再擦上一遍。 每輛516路車上有34個位置,他每次到站后都要擦座位,以他每天開4趟計算,每個下雨天,他要擦上270多次座椅。 這個小舉動 拷問部分乘客的公德心 好端端的公交車,座位上哪里來的雨水呢? 目前寧波市區在跑的公交車,基本上都是中高檔的空調車,漏雨的可能性等于零,其次這些空調車的車窗一般都是關著的,也不會有雨水飄進來。 昨天下午,天還下著雨,記者坐了幾輛公交車,發現座位上的雨水都是雨傘惹的禍。 從汽車東站出發,記者坐上了一輛14路公交車。當車經過火車東站時,車上的人越來越多。 記者看到,有幾名乘客拿著雨傘擠來擠去,其中一名乘客,發現自己的雨傘在滴水,主動將雨傘扎起來了,放到了一個塑料袋里。可是,還有三名乘客,任由自己的雨傘散開著,車一晃,水滴亂灑。 車過了江北大橋后,車上的人越來越少,空座位也越來越多。 在江北大橋北公交站,上來一個中年男人。他帶著一把濕漉漉的雨傘,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后,隨手將傘放在了一旁的空位上。當他下車時,一旁的座位上留下了一灘雨水。 市公交總公司: 會考慮跟進相應的服務措施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直接將濕漉漉的雨傘,放在座位上的只是少數。很多乘客,還是比較自覺的,有的將傘一直擰在手里,有的就算要放到座位上,也會事先套上一只塑料袋。 昨天,也有不少乘客提出建議,比如能否在座位旁裝了掛鉤?能否在司機身邊多放幾條干抹布?或者在車上開辟一些放傘的地方? 市公交總公司表示,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要靠乘客自覺,他們也會考慮跟進相應的服務措施。 對于乘客提出的建議,市公交總公司表示,在車廂的座位邊裝掛鉤的建議并不可行。因為即便是將雨傘掛上去,雨水也照樣會滴落到車廂,積水多了,車廂內也容易變得濕滑,上了年紀的乘客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隱患。 “而在司機身邊準備抹布,可以在一些線路上先做起來。至于在車上開辟放傘的地方,這主要和每條線路上的車型有關,有的車空間大,可以考慮,有些車空間本身就狹小,就不太方便了。此前,在市區跑的12路公交車上,就有傘架,不僅可以供市民免費借傘,也能讓乘客臨時存放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