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民權(quán)威所提的加長公交站臺、建大公交站等建議。20日,記者在經(jīng)十路上進行了深入調(diào)查。

高峰期公交扎堆
20日下午2時,在經(jīng)十路燕子山西路站點,11個小候車亭東西綿延20多米。公交站牌顯示,有包括16路、117路、BRT2等在內(nèi)的14輛公交車次在該站停靠。下午2時并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但仍有很多市民在此候車。
記者自東向西沿著經(jīng)十路從燕子山西路站點步行至舜耕路站點,每隔五六百米便設(shè)有一個公交停靠站點,行經(jīng)包括山師東路、科院路、歷山路南口和千佛山等在內(nèi)的6個公交站點,公交站牌顯示,幾乎每個公交站點都有10輛以上的公交車次。
其中,僅在舜耕路一個站點停靠的車次就有15個,“15輛車如果在高峰期扎堆了,排起隊來得有100米長。”在附近路口執(zhí)勤的交通協(xié)管員左女士說,每逢周一和周五,人流和車流非常大,十幾輛公交車排成長隊很常見。而且公交車站緊挨著單位班車停靠點,公交車加上大巴車,將車龍拉得更長。
乘客上車來回跑
公交車長龍給乘客和司機都帶來不少麻煩。“上下班的時候,一來就來七八輛車,找車挺麻煩。”每天乘坐K139路車上下班的市民翟女士說,她一般在最前面的公交站牌等車,但是往往一來就是七八輛車,有時候K139路車正好在最后邊,等車的人太多,她只能趕緊往后跑,可等她跑過去時,前面的車開走了,K139又要向前行駛,如此一來,她又不得不再往回跑,“為了擠上車,跑來跑去太折騰人了。”
一些公交車的司機師傅對此也頗有微詞。一名公交車司機告訴記者,車隊排得太長,同一輛車的乘客不是在一個地方統(tǒng)一等車,而是從站點西頭一直排到東頭,有乘客招手就得停。而且,前面一輛車開走,后面一輛就得趕緊跟上,不然后面的車就動彈不了,20多米的距離停停走走很多次。
其余車輛右轉(zhuǎn)難
出租車司機張師傅說,經(jīng)十路上很多公交站點距離十字路口非常近,公交車道位于最右邊,每逢高峰期,直行的公交車一輛接一輛排成長龍,切斷了其左側(cè)車道上右轉(zhuǎn)車輛的路線。
私家車主吳先生也提到,要么搶在公交車出站之前右轉(zhuǎn),要么乖乖跟在公交車后,但是這兩種情況都存在問題,如果在公交車前面右轉(zhuǎn),稍有不慎就會發(fā)生危險。乖乖跟在后面的話,則會加劇擁堵,公交車隊已經(jīng)排出幾十米,后面再跟上一溜私家車的話,堵得就更厲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