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名路(及大名路)和東長治路(及長治路)一直以來就是一對單行道路,很早就實行了,從至少八十年代的老地圖上就可以看出,從提籃橋海門路~外白渡橋天潼路這一段,由東往西(往外白渡橋方向)的所有公交線路都是走東長治路(及長治路),而由西往東(往提籃橋方向)的所有公交線路都是走東大名路(及大名路),那時的22路電車到十六鋪,28路到福州路外灘,一直都是這樣走的,可以說是一對"年齡很老"的單行道了.
23路的延伸可能是六十年代末,今西藏南路(大林路~斜土東路段)當時叫"三門峽路",今西藏南路(斜土東路~高雄路段)當時叫"新肇周路",而23路的當時走向就是雙向循肇周路,陸家浜路,三門峽路,新肇周路到高雄路口原地調頭返回,后來很晚,西藏南路(肇周路~大林路段)被打通后,原三門峽路及新肇周路統(tǒng)一改稱"西藏南路",23路就直線走西藏南路到達高雄路口原地調頭返回.(同今地鐵八號線走向).
后因有一段時間(具體不詳)西藏南路(陸家浜路~中山南一路段)曾實行北向南單行道,同時制造局路實行南向北單行道,兩路互相成為一對單行道路后,18路北向南(老西門~高雄路段)就直接全部改走西藏南路,而23路南向北(高雄路~陸家浜路段)就改走制造局路了,當時的23路南向北走向是高雄路,制造局路,陸家浜路,西藏南路往北.
西藏南路(陸家浜路~中山南一路段)不久以后,撤消了單行道措施,車輛又可以雙向通行了,但23路(南向北)卻沒有再恢復.,仍堅持在制造局路上行駛至今.。后因西藏南路陸家浜路口地鐵施工,23路電車從陸家浜路由西向北左轉進西藏南路不方便,所以取消了陸家浜路的走向,23路從此徹底告別了陸家浜路,改為今走向(由建國新路循回).
至于14路,在八十年代中期北向南(往老西門方向)就改走浙江路(含湖北路)了,當時的終點尚是"老西門"
[ 本帖最后由 fzq 于 2008-9-17 18:46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