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下午,G1次列車準時從北京南站出發,在這趟列車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同車就座,體驗一下高速列車時代,雖然總理在廊坊北下車,但也算為高鐵的開通捧了個大場,鐵老大,你面子真是不小。
但是,我們也應當清楚的看到,在高鐵背后隱藏的黃金,那就是開通北京—上海的長途專線。理由是:
一、公路運輸成本低、利潤大,百姓認可
建議開通新型客車,下層為座席,實行3+3式沙發軟座,可放12排,共84座,票價定位在222元,上層為臥席,實行3*6式,票價定位在444元,與高鐵2等座555元區別開來。如果滿員的話,不算超員,一趟下來毛利為:座18648+臥7992,合計26640元,往返就53380元,一個月跑15趟就80多萬元,除去點成本,利潤是非常可觀的,而且長途運輸,百姓的認可度最高。必定公路運輸安全、方便、快捷、舒適。
二、客源來源穩定
由于高鐵票價555元,對于收入不高的人群來說只能是望而卻步,但公路成本要低,只有222元,相信這是中低收入的首選。雖然有1461和T109在京滬普線上,但必定票額有限。昨天我去北站買票1461次4日內只有無座,T109次連站票都沒有,最重要的是鐵路很多站都跨越不停。而公路是全程高速,時間也有保障,建議與08年鐵路運行模式相同,分別為18:00、18:08、19:00、20:00發車4趟,分別于次日8:00、8:08、9:00、10:00準時到達上海。而且另配2趟國道車,運行時刻控制在16小時以內,方便靈活。相信,這6趟車將成為中低收入的首選,分流大部分鐵路客流。
三、有利于同行業有序競爭,優勝劣汰。
形成航空、鐵路、公路三級運輸網,既各有所需,又都有飯吃,三全齊美,否則難逃出局的噩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