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交委已證實:近期將暫停22路、522路和549路公交運營,以減少中心區公交線路間及公交線路與地鐵網絡的重疊,提高公交資源利用率。盡管市交委同時擬調整多條公交線補充暫停公交的空缺,但“停開”這個舉動,依然讓不少對這三條線路有很深感情的乘客揪心。
22路
五十多年的老線路
凝聚幾多集體記憶
22路擬暫停運營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了不少網友關注。羊城晚報記者查閱了廣州老地圖,發現早在1957年版的廣州地圖上,就有22路車的雛形“石牌線”存在。對于五山高校區來說,22路是這一帶公交線路的“開荒牛”。
雖然五山地區通了地鐵,BRT線路也覆蓋到五山地區,但對于22路所在的華工來說,這條50多年的老線到了今天仍有存在的必要。記者昨天到華工實地發現,盡管五山地區現有五山和華師兩個地鐵站,但華工本部卻偏偏夾在兩個地鐵站之間,師生若想去華師站搭地鐵,要想辦法跨過廣園快速路;對于住在華工南部住宅區的師生來說,去五山站搭地鐵也相當不方便。
記者昨天中午在非高峰時段搭乘22路,發現搭乘22路車的乘客依然很多。乘客吳女士是華工退休教師,今年已過70歲,當她得知22路擬取消時,覺得不可思議,“我想去中山醫看病怎么辦?想去北京路逛逛怎么辦?”吳女士表示盡管她知道有地鐵和BRT可以覆蓋這些地區,但她認為搭乘地鐵和BRT對于她來說相當不方便,“地鐵要爬很多樓梯,到體育西站換乘很麻煩;BRT很擠沒座位坐,我也不想年輕人給我讓位。”吳女士認為即使是把其他線路引入華工,但還是不如22路方便。
“老華工”覺得不方便,“新華工”也覺得不方便,華工子弟“soso姐”在自己個人微博里貼出了許多22路的老照片,和不少網友分享以前搭乘出行的趣事。“這么多年的品牌線路,不應該因地鐵發展而取代”。
由于22路歷史悠久,不少乘客對其感情深厚,有的網友已開始策劃一些活動。如網友“唧唧唧唧北北北北”在新浪微博發起“一起搭最后一班22路”的活動。
522路
洛溪板塊居民叫苦
出行更加捉襟見肘
522路擬暫停運營,這個消息同樣引起洛溪板塊居民關注。對于公共交通本身就較為貧乏的洛溪板塊來說,一條公交線路的取消將令居民的出行更加“捉襟見肘”。昨日記者在522路總站廣州碧桂園看到,這個總站就在小區門口,盡管地鐵2號線南浦站也在小區附近,但從小區門口到最近小區的南浦站C出口,有近400米的路。
“對于我來說,從家門口到南浦站,其實要走1公里。”居住在廣碧的王小姐,表示廣碧是一個很大的小區,不少居民要走到地鐵站,實在漫長,家門口就有公交車搭,相比來說很方便。而更讓王小姐覺得522不可替代的,是因為522路的特殊走向,“去五羊新城、環市路一帶,它是我們這里唯一一路可以去到的公交車,這一取消麻煩大了,不少人上班上學都會很麻煩。”
記者發現,若要完全用地鐵取代522路目前走向,除了耗費更多路費,時間也未必比公交走得快。從南浦站到動物園站,搭乘地鐵2號線要先往北走到廣州火車站,轉5號線東行到動物園。這樣走除繞了彎路,單程票價也高達5元。
盡管廣州市交委擬在522路暫停后,將總站設在洛溪新城的305路引入廣州碧桂園,但此舉卻讓原先習慣搭乘305路的乘客有不滿。有乘客表示若將305路延長去廣州碧桂園,現在習慣下樓就有位坐的原305乘客利益將受損。
549路
地鐵距離1中太遠
優化線路也有缺陷
549路目前是從市1中到動物園南門。記者昨天到市1中大坦沙校區看到,和總站就在學校門口的549路相比,地鐵5號線坦尾站和學校門口,隔著近1公里長的橋中中路,同樣出現地鐵站距離乘客主要目的地較遠的問題。在地鐵站與1中以及附近的河沙村之間,居民接駁的主要交通工具不是公交車,而是摩的以及改裝三輪車。
盡管廣州市交委打算將現總站設在中山八路的555路延伸進入大坦沙,不過這個延伸,同樣未能解決549暫停后無法覆蓋環市東路的問題。
“我們真的很需要549的存在。”來自廣州市1中高一級的網友“D1-255愛叁零愛電車”在記者的微博內留言稱,549現在對于1中以及周邊河沙村居民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