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幕,半個世紀風雨情深
司乘人員對“長辮子”依依不舍 市民紛紛留影紀念
被蘭州人冠以“長辮子”稱號的公交電車將于5月6日停止運營。此時,用“謝幕”來形容即將離去的公交電車并不為過。從1959年第一輛公交電車駛向蘭州街頭,在長達50年的行車生涯里,公交電車不僅見證和承載了蘭州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每個階段,也是市民心中難以割舍的情愫。
5月4日,是31、33、34三路公交電車最后一天正常收費運營。在此特殊時刻,本報記者乘坐公交電車,感受最大的是市民和駕駛員難舍的心境,以及大家想陪伴公交電車走完謝幕前最后一段路途的美好夙愿。
女駕駛員百感交集
或許是三路公交電車以女駕駛員為主,駕駛員們都用“有感情、舍不得”來描述自己的離愁。
“這兩天心情非常不好,離停運的時間越近越舍不得,恨不得每班多跑兩圈。”望著眼前被自己稱為“鐵牛”的電車,31路電車駕駛員陳桂英百感交集,說到激動處眼淚幾次在眼眶里打轉。她說:“每次跑完最后一圈把車放到停車場后,我都要拍拍車皮說聲‘鐵牛,我走了!’真的,它在我心里就是親人!我跟下一班的人商量好了,臨走時搞好車上的衛生,再在車上留個條:不管我的鐵牛由誰來開請一定愛惜它。”
說起電車的停運,45歲的陳桂英是繼2006年32路電車停運后的第二次經歷,“有感情、舍不得”,以往行車路上總會遇到乘客刁難,可最近幾天她發現乘客們上下車都很客氣。
站好最后一班崗
聽慣了別人叫自己“電嫂子”的胡小妹是34路電車駕駛員,與陳桂英一樣她也舍不得每天一遍遍搭線倒桿的公交電車。她說:“這兩天乘客都在問為什么要把電車取掉,我在不斷地向他們解釋,不是取掉,是更換環保節能汽車,更是為了全蘭州市的交通大局,大家也都理解了!”
再過兩天,48歲的劉艷將告別駕駛了28年的公交電車,用劉艷的話說是從小姑娘變成了“老太太”,“這么多年了,就要離開了心里空蕩蕩的,電車停運了,我的歲數也大了,也不再開車了,蘭州電車50年的歷史,我經歷了近30年,今天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崗!”
最后一次坐電車
采訪中,記者不僅隨處可見車上車下留影的,還能遇到特意乘坐最后一程的市民。與過去不同的是,大家不是來挽留公交電車,而是來以不同的方式與它們道別。蘭州大學大一學生譚晶本可以乘坐7路車去盤旋路,但這天她專門等了一輛34路公交電車,她說:“聽說電車馬上要停運了,今天最后一次坐電車算是紀念吧!”而攝影愛好者李先生更是用專業相機,從不同角度拍攝了電車的各個鏡頭,包括女駕駛員也被攝入其中。
而在31路車蘭石廠終點站,5位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把每年“五四”的同學聚會地點定在了這里。“我記憶里乘坐電車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以前也覺得沒什么,可最近聽說電車馬上要全線停運,大家想著應該有個留影紀念,所以把聚會地點定在了這里,也是對過去的懷念吧!”張女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