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輛“升級版”超級電容車將在申城景觀線路26路上載客運行,為2010年世博會積攢更多實戰經驗。與現有的11路無“辮”電車相比,新版超級電容車在外觀和性能上都將有很大改進。
據了解,公交26路東起新開河,西至虹橋路。與承擔老西門環線的11路相比,26路的線路更長,路況也更加復雜,對于車輛的要求自然“水漲船高”。因此,將于今夏投入運營的26路超級電容公交線,并非11路的簡單重復,而是一次新的自我完善與飛躍。
為了這次看似簡單的改進與推廣,去年,“超級電容公交車”再次被市科委列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少充電、多跑路”成為技術攻關的關鍵。項目負責人、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黎表示,考慮到世博園區過江隧道的需要,新版超級電容車的爬坡性能、機動性能和動力性能都將大幅升級。
從具體指標來看,為適應市中心走走停停的路況需求,升級后的超級電容車“肚量”將擴容50%,電池容量從原來的8萬法拉增加到12萬法拉,這意味著,車輛每充一次電,將跑更遠的路,地面充電站的數量也將隨之減少。另一方面,車輛的行駛噪音將控制在60分貝以下,比普通燃油車低10分貝以上。此外,車內將采用大空間設計,從人性化的角度方便殘疾人、老年人的乘車需求。
與傳統電車或燃油車相比,超級電容車的最大優勢無疑體現在能耗和運營成本上。作為世界首條超級電容公交商業示范線,11路至今總運行里程已超過40萬公里。從一年半來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超級電容公交車的每公里能耗約0.98度電,折合成電費相當于每百公里70元,而燃油車的百公里能耗約在200元以上。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說11路是對超級電容車在各種復雜情況下商業運行可行性的驗證,那么,26路的全線運營則標志著由申城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公交車走上了推廣應用之路。據統計,去年上海在節能、新能源和資源循環利用科技**投入研發資金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加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