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公汽聯營公司 于 2010-6-19 17:03 編輯
本文有待完善,如有建議請及時回復,以便改進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可分為地鐵、輕軌兩種制式。對于兩者的區別,有人認為,地面下的軌道交通叫地鐵,反之就是輕軌;也有人認為,鋼軌輕的就是輕軌,重的就是地鐵。這兩種劃分方式都是不科學的。那么地鐵和輕軌的區別到底在哪里呢?
其實,無論是輕軌還是地鐵,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橋上;雖然地鐵的軌重一般要大于輕軌,但為了增強軌道的穩定性,減少養護和維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斷面和減少雜散電流,地鐵和輕軌都趨向選用重型鋼軌。
劃分兩者的依據應是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的大小。
地鐵能適應的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為3-6萬人次,輕軌能適應的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為1-3萬人次。
由此設計的地鐵和輕軌,它們的區別首先表現在地鐵的軸重普遍大于13噸,而輕軌要小于13噸
其次,一般情況下,地鐵的平面曲線半徑不小于300米,而輕軌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間
另外,地鐵每列車的編組數也要多于輕軌,車輛定員亦多。
也就是說,客流量是最關鍵的因素
以下部分為網絡材料節選,作上文補充,僅供參考
1.地鐵
又名地下鐵道,英文Subway。
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鋪設軌道,以電動列車運送乘客的公共交通體系,簡稱地鐵。
地鐵主要是由線路、列車、車站等組成的交通體系。此外還有供電、通信、信號、通風、照明、排水等系統。地鐵線路由路基與軌道構成。軌道與鐵路軌道基本相同。它一般采用較重型的鋼軌,多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
軌距一般為1435毫米標準軌距。
線路按所處位置分為地下、地面和高架線路3種。通常來說地下線路為基本類型;地面線路一般建在居民較少的城郊
高架線路鋪設在鋼或鋼筋混凝土高架橋上,避免與地面交通平交,并減少用地。地鐵列車均采用由電力動車組成的動車組。地鐵車站是列車到發和乘客集散的場所,一般建在客流量較大的集散地。
2.城鐵
又名城市鐵路,或者城際鐵路。是連接城市之間的鐵路,其運營能力遠大于輕軌和地鐵。其軌道與地鐵相同,一般采用較重型的鋼軌,多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軌距一般為1435毫米標準軌距。如天津到北京的城際鐵路。
3.輕軌
軌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載客量車廂,能適應遠期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1.5——3.0萬人次的成為輕軌鐵路。
若采用大載客兩車廂,能適應遠期單向高峰小時客流量為3.0——6.0萬人次的統稱為地鐵。
當然,地鐵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鐵也可稱之為軌道交通);而輕軌鐵路同樣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兩者區分主要視其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
中等載客量的輕軌鐵路車廂,一般額定載客量是202人/輛(超員為224人/輛),編組采用每列2——4輛,如5號線即是。
而大載客量的地鐵車廂,一般的額定載客量為310人/輛(超員為410人/輛),編組為每列6輛或8輛等不同情況,如上海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9號線等即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