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開通第5條農村公交線 ---406路
集美區開通第5條農村公交線
2006-1-23 廈視在線
來源:《特區新聞廣場》欄目
我市城區早已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公交車網絡,但目前在我市不少農村地區,因為沒有開通公交車,村民進出往往依靠“摩的”,既不安全也不方便。為解決農村地區的出行難問題,我市積極開展了農村客運網絡化工作,早在2004年8月,集美公交公司就開通了第一條農村公交試點線路,昨天,集美區的第5條農村公交線路406路也開始為村民服務,406路的運行線路是從杏林寧寶小學到錦園中亞城。
昨天上午8點多,集美區錦園村的村民發現,4臺嶄新的406路公交車停在了村口的馬路上。406路公交車的運行線路從杏林寧寶一直到錦園中亞城,全長10公里,每天發車104班。
錦園村是集美區比較大的一個行政村,人口近萬人,規劃在這里的杏北新城錦園居住區是目前島外最大的經濟適用房小區。長期以來,這里的村民依靠摩托車出行。這里的很多孩子都要到寧寶小學和位于寧寶的廈門市第十中學上課,不少家長要掏錢包車送孩子到學校。他們一直渴望村里能通上公交車。
村民:每個月120塊請面包車接送小孩,自己出去經常坐摩托車。
村民:坐公交車比較方便,比較安全,還經濟實惠,如果下雨,趕著上班,沒有公交車坐摩托車是不方便的。
昨天,406路公交開進了村里,村民高興地在家門口坐上了公交車。
開通農村公交線路是我市實行農村客運網絡化工作的具體內容之一。早在2004年8月,集美公交公司就在集美區開通了第一條農村公交線路,昨天開通的406路是集美區的第5條農村公交線路。5條線路共投放新客車26部,每日發班總數448班,初步解決了集美區灌口田頭、大嶺、東輝、頂許、后溪巖內、二農,僑英東山、滸井等5萬多村民和學生的乘車難問題,對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經營者表示,有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他們有信心把農村公交線路經營好,并已打算今年再開通3條農村公交線路。
集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經理張永銘:我們通過一年多的經營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慢慢地地減少虧損,慢慢地扭虧為盈,我們會根據區政府,交通局和運管所的工作部署,我們將會開通更多的公交線路,為更多的百姓服務。
記者汪丹飛、實習生李冉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