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二號線票價或不漲 虧損部分望ZF補貼
今年5月份,南京地鐵2號線、2號線東延線、1號線南延線三條線將同時建成通車。加上1月10日剛剛開工的3號線、1號線西延線,南京人即將迎來真正的“地鐵時代”!
屆時,地鐵票價將會怎么制定?2號線還會繼續(xù)持續(xù)當前1號線的低票價嗎?記者昨日從相關部門獲悉,目前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保持現在的票價,還有一種就是適度調整,不過,最終仍由ZF拿出定價方案,預計春節(jié)后將就此舉行價格聽證會。
每公里2毛錢:
南京現行地鐵票價“全國第二低”
目前,已經開通的地鐵1號線執(zhí)行分段票價,分別為2元、3元、4元,前8站2元,每增加4站加1元,總共16個站。平均測算,8站7個區(qū)間約9.8公里的距離,費率為0.20元/人·公里,有關部門確定此價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高于公交空調車,低于出租車,符合地鐵票價在南京市綜合公交交通中合理的比價關系。據介紹,目前南京地鐵票價為全國第二低價。
兩個方案:
漲和不漲,地鐵傾向“不漲”
三條新線開通后,從仙林乘地鐵到新街口到安德門最后到達江寧大學城中國藥科大學底站,全程有36個站,按照現有方式計費達9元錢。這個票價是否偏高?記者獲悉,目前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不調,4元封頂,一種是適當調整。
對于1號線,地鐵部門做過調研,2元錢乘坐的乘客最多,3塊錢的客流占了15%多一點,乘車4塊錢的就更少了,僅占到1.377%,“其實,我們平時還搞一些策劃,降低南京市民的出行成本,比如計次卡,2.5元一次可以坐完全程,IC卡早晚高峰打折,折算下來,估計2元錢票價平均1.93元左右,3塊錢的票價平均二塊幾、4塊錢票價在3.87元,這是南京市民還能接受的,因為我們客流量在上升。”昨天,地鐵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也去國內一些城市“取過經”,比如上海目前最高票價是9塊錢,3塊錢起步;廣州地鐵,2塊錢起步,最高票價7塊錢,“上海和廣州采取按里程計價,而深圳地鐵與南京最類似,是2塊、3塊、4塊遞增,他們和我們南京一樣是按照車站起價,可是這三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市民的收入待遇都遠遠高于南京,所以南京的地鐵票價并不能照搬,需要考慮南京市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地鐵方面表示,他們希望保持現在的低價吸引客流。
聽證代表:
2號線價格只能跌不能漲
2005年南京就1號線舉行聽證會時,民建南京市委秘書長胡樂濤是聽證代表之一。2009年初,物價部門再次召集部分1號線票價聽證會的代表開了一次座談會,聽聽他們對2號線票價的意見。
胡樂濤告訴記者,他認為2號線票價只能跌不能漲,“這是一個原則,現在都在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有效緩解城市擁堵、出行難的問題,所以票價不能高于1號線。”其次,對于換乘的情況,可以效仿北京的做法,北京地鐵非常方便,老百姓只要掏2元錢,隨便坐到哪里。
胡樂濤認為,ZF部門考慮問題應長遠一些,如果地鐵票價低的話,可以將地面上的乘客吸引到地下去,鼓勵大家多乘地鐵,緩解地面交通的壓力。其他的代表也談了很多想法,2號線線路很長,如果按1號線分段計費的方式,坐得遠的可能坐不起了,有的代表提出,2號線設個封頂價,對遠距離的乘客優(yōu)惠一些,減輕老百姓負擔;另外也希望對換乘的人有所優(yōu)惠。“總體上,大家都希望地鐵票價不能漲。”
交通專家:
綜合考慮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年多以前,南京城市交通規(guī)劃研究院就對地鐵2號線及東延線、1號線南延線開展客流調查分析。當時他們組織了一部分沿線居民的入戶調查,具體了解地鐵沿線就業(yè)人口、出行方式,以及對票價的承受能力等,并進行了數據模型分析。
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對1號線、2號線票價的“目標收益”是每天200萬元,不過目前1號線只有60多萬元,相差還比較大。
怎樣的票價才算“合理”?南京城市交通規(guī)劃研究院負責人表示,今年三條新線通車后,日客流量估計會達到54萬人次,到2011年,客運量要達到90萬人次。地鐵票價的制定既要考慮到運營成本及收益,更要考慮到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社會效益,所以票價高低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量,讓老百姓樂于乘坐,也讓運營部門有所收益。
虧本咋辦?
ZF應該加大補貼力度
如果地鐵票價收入不能滿足運營成本怎么辦?采訪中,專家及各方人士均建議,應該加大ZF補貼以及加強地鐵經營收益。民建南京市委秘書長胡樂濤說,ZF可能也會喊“錢不夠花”,這就需要ZF調整支出結構,在現在的財政能力情況下,盡量壓縮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比如公款消費、公車消費、行政辦公經費等,盡可能將財政用到公共事業(yè)上。
此外,地鐵經營收益也是一塊富礦。除了商鋪外,“一些城市在地鐵規(guī)劃時就將沿線的土地征用下來了,然后將沿線的開發(fā)權作為對地鐵公司的補償,這樣賬就不會算到老百姓頭上,也不讓企業(yè)吃虧。”但南京呢,地鐵一規(guī)劃,最占便宜的是沿線的開發(fā)商,地鐵樓盤漲得多,老百姓也沒得到實惠,ZF又感到左右為難,票價定得太低,企業(yè)虧本的錢誰來掏呢?“為什么不能學習這些好的做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