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略的看一下歷史和線路走向
14路:1958年開通,解放廣場——臺山屯,1985年改為,南大亭——臺山村,2002年延長,星海灣——熟食品交易中心,2021年更名,大連市游泳館——熟食品交易中心。
32路:1997年開通,解放廣場——金寶山。隨后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比32路更短的原32路加車,解放廣場——紅凌北路變成了主線。線路更長的32路變成了32路金寶山支線。2000年二者都延長,32路支線,奧林匹克廣場——金寶山。32路,奧林匹克廣場——紅凌北路。2009年32路主線延長,奧林匹克廣場——凌水客運站。2010年32路支線更名32路加車后來延長,奧林匹克廣場——西郊園藝超市。
48路:2017年開通,是原32路加車更名并延長的線路,奧林匹克廣場——中海御湖熙谷。
寫到這里可能有點亂,但是捋一下不難發現,14路走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從海邊到臺山,后續在延伸改名等等。32路開通之初是解放廣場——金寶山,這也是以前車上路牌的寫法,紅凌北路終點站不管是叫加車還是主線它都比金寶山方向短,只好在車前擺牌,那至于32路怎么分出來48路怎么延長其實不太重要,甚至專業一點說什么上下行我們不管,總之它是從解放廣場連著北方,解放廣場再延長到奧林匹克廣場又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問題出現在2023年,32路和14路整合在一起,取了14路南段和32路北段,使用32路路號變成了,大連市游泳館——凌水客運站。
看到這里就會發現,3個路號合并成2個路號,三者中歷史最長的數字最小14路反而沒有了。48路是32路衍生出來的線路,出現最晚甚至還比32路短,它幾乎不受影響。32路這個路號看似是保留了,實際上它卻并不通往奧林匹克方向了,從北方出發過了解放廣場實際上就是14路了。
看到這里就很有意思了,我認為其實現在的運行的32路 大連市游泳館——凌水客運站 應該叫14路,因為它不僅包括開通之初的走向 解放廣場——臺山屯 并向南方海邊延伸,它連接的地塊基本都與整合之前基本相同,只是比歷史上行駛的14路還長,過了熟食品交易中心繼續向北而已。
現在運行的48路 奧林匹克廣場——中海御湖熙谷 應該叫32路,因為48路原本就是原32路的衍生品,沒有32路就沒有48路,它甚至包含著32路開通之初的走向 解放廣場——金寶山,只不過有所延長,比開通之初走得更遠。
48路這個路號既然是三者中出現最晚,數字最大的路號它沒有取消,反而保留至今,雖然也有一定的歷史,但歷史地位顯然是不能與取消的14路相比。取消14路這個路號,卻保留了48路,這個做法是越研究越發覺欠考慮。
對于現在這些編錯的或者說不合理的路號,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