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頭連著城郊菜地,一頭連著城市早市。每天清晨,連接著烏當區宋家壩至云巖區大營坡的貴陽公交 252 路 " 惠農專線 ",縮小了城鄉空間,拉近了民生距離,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溫暖與美好。" 惠農專線 " 開通以來,為城郊村民提供了便捷出行服務,有效打通了菜農出行 " 最后一公里 ",受到當地村民和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貴陽公交 252 路 " 惠農專線 " 即將駛出始發站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 " 惠農專線 " 是民情專線,惠及民生所需有真情 開動的是車,感動的是人,流動的是車輛,留下的是溫情。 察民情、訪民意是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的第一步。" 惠農專線 " 的開通,是通達民意、暢通民情的最好例證。前些年,菜農大多只在烏當城郊賣菜,隨著更多菜農來到市區,加之上班早高峰和上學孩子多,252 路公交越來越擁擠,人貨混裝,不僅影響群眾出行體驗,也給安全運營帶來隱患。圍繞問題、順應民情,貴陽公交公司會同烏當區有關部門研究,以 " 五進 " 工作為抓手,傾聽群眾呼聲、收集問題和建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實地調研。相關部門多次深入烏當區定扒村、谷定村、谷壩村等村寨現場勘查路況,到村支兩委、公交所在車隊等開展走訪,到田間地頭和村民交流,發現 252 路公交線路的菜農乘車比例比較高,尤其是早上幾乎被菜農們 " 包場 "。252 路公交師傅張桂林說:" 秦阿姨已經七十多歲了,經常在地里面收一些豆角拿出來賣。有一次早高峰的時候,其他乘客上來嫌棄擋了過道,樸實的秦阿姨覺得自己真的做錯了一樣。" 針對群眾反映的這些問題,結合道路通行條件和菜農賣菜出行特點,于今年 6 月 1 日,成功開通了宋家壩至大營坡的 252 路 " 惠農專線 ",解決了菜農進城賣菜難和上學上班人貨混裝運營安全的問題。 會商合議。創新實施 " 片長制 "" 合議制 ",與當地村委會和菜農們以及村網格員、聯戶長進行協商座談,針對公交發車時間、運行線路、所經站點等進行反復研判、商議,共同對該公交線路優化調整提出意見建議,明確公交站點、運營線路和服務范圍。期間,大部分菜農反映:" 公交發車時間要是能早發一點時間,就能早占到好攤位,也能賣上更好的價錢。" 為最大限度滿足菜農們的訴求,決定將專線時間比普通 252 路提前 10 分鐘發車(由原來首班車 6:30 調為首班車 6:20),并由原來的 34 站縮減為停靠菜農集中的 4 個站點,40 分鐘左右可到達終點站大營坡。
回訪服務。為進一步做好 " 惠農專線 " 服務提升,更好契合菜農賣菜出行需求,貴陽公交公司聯合烏當水田鎮黨委政府,到定扒村黨群服務中心與村支書、村委及村民開展了座談交流會,對 " 惠農專線 " 運營情況開展 " 回頭看 ",就服務優化升級收集意見 28 條,并逐一進行回復或采納。回訪座談中,烏當區定扒村支書田景國激動地說道 " 自‘惠農專線’開通以來,村民進城賣菜的路更加順暢了,每天能運出去的蔬菜量與日俱增,村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談到此,村民們情緒高漲,村民周大姐緊握著貴陽公交云巖分公司副經理李鑫的手,感慨地說:" 以前我們出去賣菜挑著籮筐和趕著上班的人擠一輛車,不僅上下車困難,途中也很擔心菜籃子磕碰到別人,現在有了專門的賣菜公交車,我們的出行既安全又方便了。" " 惠農專線 " 是民生專線,惠及民生所急有熱情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讓每一位菜農安全出行、滿意乘車,是 " 惠農專線 " 的最大心愿。我們對專線的管理模式、服務體驗等各個環節進行優化提升,因地制宜探索建設新公交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精準、便捷、綠色的公共交通出行體驗。
降低坐車成本。串聯菜市場、農產品集散中心、居民小區等重點區域,直接對接烏當宋家壩出發地及云巖大營坡菜市場目的地,減少中途換乘,提升通行效率。同時,兼顧菜農對公共交通出行的價格需求,將 " 惠農專線 " 票價定位在 2 至 5 元間(貨物 30 公斤以下按 3 元收取,30 公斤以上按 5 元收取),加上票價 2 元,村民乘坐封頂票價 7 元,費用遠低于同線路客運班線、出租汽車等交通方式,菜農出行成本由原來的幾十元降低到如今的幾元,日均能為農戶運送的果蔬量約有 4000 斤,極大促進農產品物流降本增效,幫助菜農增收,農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創新發車模式。結合打造 " 開放型公交 " 要求,考慮 252 路菜農和乘客需求不同的特點,我們創新實施 " 雙一車次 " 式發車模式,具體為每日首班發車時,一輛車將按照原有的線路和站點為普通出行群眾提供服務;而另一輛車則會在宋家壩路站、定扒站、寶鼎寺站等菜農集中的站點停靠,專門為菜農提供裝貨服務,這些裝滿蔬菜、水果的車輛將直達市區的大營坡,全力護航農戶進城賣菜。同時,將 " 惠農專線 " 優化為 " 鈴停公交 " 運營模式,響鈴即停,便利村民靈活乘車,不僅提高了運營效率,也方便村民選擇合適的站點下車。
△貴陽公交 252 路 " 惠農專線 " 為菜農提供裝貨服務。 優化乘車服務。隨著蔬菜銷量一天天地增加,村民們希望公交能夠想辦法讓他們每天多裝一些蔬菜進城。針對這一關切,我們兼顧乘車安全等問題,將 " 惠農專線 " 車廂安裝了置物架,加裝了支架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又能留出更多空間放置菜籃子,讓村民能裝更多的菜進城售賣。專線均配備駕齡 10 年以上的三星級駕駛員,亮牌上崗、掛牌服務,始終做到熱情服務、耐心解答,保持車內環境干凈整潔,傳遞滿滿正能量。貴陽公交公司副總經理周開敏說:" 我們專門針對這趟‘惠農專線’,在座椅之上設計了一個支架,分了幾層,這樣方便村民堆放更多菜籃,另外放在支架上能夠更好地穩定,也保證了車輛運營過程中人和貨物的安全。" " 惠農專線 " 是民本專線,惠及民生所困有深情 讓城市有溫度,生活有溫暖,人與人之間有溫馨,是貴陽孜孜以求的 " 幸福理想 "。" 惠農專線 " 不僅暢通了菜農奔赴美好生活的路途,也折射出一座城市服務該有的質感和溫度。我們充分發揮交管、城管、交通、農業等多方職能部門作用,匯聚構建優質均衡公共服務體系的合力,著力讓群眾在更暖心的服務中感受到民生溫度。
強保障。按照全市交通治堵工作部署,通過 " 公交大腦 " 建設,促進 " 四網融合 ",科學配置人、車、物、站等各類資源,實現客流無縫銜接。比如,通過視頻、公交師傅反饋、公交熱線等方式,發現 " 惠農專線 " 乘客流量大時,將通過 " 公交大腦 " 及時調度全市公交運力,增加班次密度,確保菜農能及時送達目的地。由水田鎮、下壩鎮黨委政府組織城管隊員,以及屬地村寨的公益崗位人員、保潔員,每天早上前往宋家壩站、定扒站、寶鼎寺站 3 個菜農集中站點,及時清理路面散落的果皮、菜葉、空箱,提高路面整潔度,確保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專線開通以來,共出動清潔環衛人員 360 人次,清理各類垃圾雜物約 0.72 噸。 保安全。交管部門巡查發現,隨著菜農數量的不斷增多,在市公衛中心、宋家壩等站點周圍,經常有黑車司機蹲點攬客,并且將自己的 " 黑車 " 停放在公交車停車場附近,容易因爭搶客源而引發糾紛事件,不僅嚴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還存在安全隱患和事故風險。對此,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烏當區分局、鄉鎮綜合執法大隊等執法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小組,聚焦市公衛中心、X132 縣道等重要站點,出動執法人員 52 人次,檢查運輸車輛 128 輛,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10 起,有力維護了專線正常客運秩序,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我們還組織交通、交管等部門,對專線沿線的安全標志標識、路面破損路段、危橋急彎險段等進行查驗登記,及時完善修復,確保路暢、車暢、人安。菜農們紛紛表示,明顯感受到交通秩序的改善," 以前擔心被‘黑車’宰客,現在覺得安全得多。"
抓指導。如今,菜農們的蔬菜銷路越來越暢通,生意越來越好了,但對蔬菜種植特別是如何保鮮還有一些隱憂。針對這一問題,烏當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科技特派員等,深入菜農家中、田間地頭,圍繞蔬菜瓜果種植、流通、存儲、病蟲防治等環節,大力開展送技術、送服務活動,為農戶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農技指導,助力群眾增收增產。特別是指導菜農做好蔬菜分揀包裝、臨時儲藏保鮮等工作,有效避免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定扒村菜農宋大爺高興地對農技工作人員說:" 今年我種的這棚黃瓜不但質量好,產量也高,剛剛上市 10 多天,就賺了 5000 多元,除了今年菜價高,你們的技術指導可是幫了很大忙啊!" " 惠農專線 " 是民心專線,惠及民生所盼有盛情 民心匯聚初心,初心連著民心。" 惠農專線 " 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具象表達。為了讓新鮮蔬菜賣得出、賣得好,我們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身處一線、直面群眾優勢,圍繞蔬菜生產、運輸、銷售全流程各環節,主動靠前、精準發力,助力新鮮瓜果蔬菜 " 一鍵直達 " 市民餐桌。
宣傳造勢。組織鎮村干部、駐村干部等深入田間地頭、種養基地,廣泛開展 " 惠農專線 " 暖心服務宣傳宣講 300 余次,并依托烏當區融媒體矩陣宣傳 " 惠農專線 " 事跡,先后動員菜農 3000 余人次搭乘 " 惠農專線 ",網絡關注量超 50 萬人次,不少市民在抖音上發現這輛 " 惠農公交 " 可以買到新鮮果蔬,吸引了貴陽市民乃至省內外廣大游客慕名前來。 干群協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在 " 惠農專線 " 沿線 3 個乘車點,打造 " 菜碼頭 "15 分鐘志愿服務圈,鼓勵引導黨員干部、志愿者、群眾組建志愿服務隊 8 支,在站內幫助菜農挪筐搬菜、有序擺放貨物,在站外則對離車站較遠、貨物較多的菜農提供接駁服務。谷定村村支書周定玉感慨道 " 我們離站點比較偏遠,鎮里、村里組織大家集中用摩托車、三輪車,統一把菜送到站點乘車,你幫我帶一背簍、我幫你載一麻袋,既不擔心趕不上車,也不擔心拖不完蔬果。"
△菜農擺攤售賣的蔬菜。 信息聯通。鑒于蔬菜成熟的季節各不相同,每天乘坐專線的菜農數量也各有差異。為方便大家互通有無、提高效率,我們建立健全菜農—村—鎮—公交公司四級聯絡機制,利用微信群等渠道,精細收集菜農蔬菜種類、數量、乘車需求等信息,實時推送到公交公司,及時協調貴陽公交公司調整公交運力安排,確保菜農從菜園子、菜碼頭、菜市場等各環節無縫銜接。專線開通以來,累計發布公交班次、時間等服務信息 269 條,實現菜農需求端和公交供給端的精準互動,讓專線惠農服務更加精準高效。谷壩村菜農陳阿姨高興地說," 明天賣不賣菜、賣什么菜、賣好多菜,我都會提前在乘車群里反饋,政府和村委會也會提前發布乘車信息、防詐信息、天氣提示,大伙兒心里面切實感受到了黨委政府的暖意。"
△菜農在貴陽市區大營坡擺攤賣菜。 下步,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認真落實貴陽市委書記胡忠雄關于 " 惠農專線 " 有關指示要求,學習總結 " 惠農專線 " 經驗成果,舉一反三、創新思路,加快完善為民辦實事推進機制,以更加貼心暖心的舉措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更具品質、更有品位。 優化公交服務模式。細化研究分析烏當農村群眾出行和農產品銷售需求,調整布局烏當區水田、下壩、百宜等較遠鄉鎮的農村定制公交專線的運力配置,將更多農村定制公交與 252 路公交接駁聯通,延伸 " 惠農專線 " 服務范圍、區域,擴大覆蓋人群,既讓菜農往返做到無縫銜接 " 零換乘 ",也讓偏遠菜農能搭乘增收快車。圍繞惠民公交、便民公交、融合型公交、創新型公交,綜合考慮城市發展規劃、市民出行需求變化等因素,優化提升 " 惠農專線 " 開車時間、始發點、停靠點、下車點、票價、安全等,并通過 " 長 + 短 "" 大 + 小 "" 氣 + 電 " 等方式科學配置運力,開通更多具有人情味、煙火味、文化味的個性化定制公交,加快構建融合發展的公共交通體系,打通城鄉學生、上班族、農戶等更多群體的出行 " 最后一公里 "。目前,我們以 252 路公交 " 惠農專線 " 為啟迪,就解決農村地區 " 撤點并校 " 后學生 " 上學遠 "" 上學難 "" 上學貴 " 等問題,在下壩鎮開通學校定制公交線路,相關試點探索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我們將持續協調交通、教育、公交公司等,整合農村地區周邊公交資源,進一步加大 " 定制公交 " 的投入,讓農村地區學生上下學更方便、更安全。
△菜農在貴陽市區大營坡擺攤賣菜。 強化惠農服務供給。圍繞種好菜、運好菜、賣好菜、管好菜,落實好惠民惠農財政政策,強化農資供應保障、農技服務指導,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更多農民增收致富。以實施 " 城市一圈兩場三改 " 為抓手,重點將在東風、下壩、水田等近郊地帶,布局建設一批農貿批發、初加工、冷鏈物流、屠宰分割等產業,鼓勵農戶、中小微企業發展農產品清洗、分揀、包裝、儲藏、保鮮等初加工,讓農產品實現就近就地銷售。 深化工作服務機制。依托 " 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 " 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完善聯通菜農、惠農專線、區鎮村三級的服務聯絡平臺,暢通菜農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形成 " 菜農點單—網格員接單—區鎮村辦理—網格員反饋 " 工作閉環。由公交公司、烏當區組建回訪服務工作組,采取電話回訪、上門回訪、定期約訪等多種方式進行回訪跟蹤,持續鞏固提升服務質效。
" 惠農專線 " 看似 " 微不足道 " 的小事、實事,承載的是無數人的煙火日常,彰顯的是一座城市的溫暖和善意。這啟示我們城市的發展既要追求現代化與高質量,又要保持對多元群體特別是 " 一老、一小、一低、一貧、一弱 " 特殊群體的包容與關懷。我們必須聚焦 " 小切口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多辦暖民心的實事、好事,用心為人間煙火注入 " 幸福味 ",把 " 民生清單 " 變為群眾的 " 幸福賬單 "。同時,還啟示我們要更加重視城鄉互動,探索城鄉融合新路徑,全力縮小城鄉基礎設施 " 硬差距 ",加快填補公共服務 " 軟落差 ",以人流帶動物流、信息流、現金流等要素資源在城鄉循環流通,做優城區、做活城鎮、做美鄉村,闖出一條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城鄉融合發展烏當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