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開到家門口 城鄉出行不犯愁
http://epaper.hljnews.cn/hljrb/pc/layout/202107/13/node_08.html
富裕縣大力為“群眾辦實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建立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將縣城與鄉村涉及交通運輸的客運服務、貨運服務、基礎設施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縮短城鄉差距,讓農民享受到與市民同等的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火車換公交 群眾出行不再“急難愁盼”
家住富?h城的叢淑波,在距離縣城30多公里外的富海鎮工作。因為距離遠,叢淑波以前都是早早從家出發,趕到到火車站坐火車去上班,但現在,叢淑波只要在自己家小區門口的公交站點等一小會,就會有開往富海鎮的公交車。
“以前坐火車上班,一大早就得往火車站走,冬天冷的時候有多遭罪就不用說了。自從有了城鄉公交,小區門口就有站點,家門口就能上車,到單位時間正好。下班回家也很方便,這真是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啊!碧崞鸪青l公交,叢淑波贊不絕口。
如今,富裕縣城鄉公交車已覆蓋全縣,這個方便百姓出行的“大實事”,讓縣城、鄉村百姓都贊不絕口。
公交化改造
解決“出行難、出行貴”矛盾
要說這百姓稱贊的城鄉公交“前世今生”還得從頭說起。2012年以來,富?h農村客運周轉量直線下降,由64萬人次降至9.2萬人次,年人均乘坐客車出行不足1次,票價由人均6.5元,上浮至12元,班次早發晚歸,客運經營者入不敷出,面臨多線路停運,農村基本保障運輸面臨停滯?瓦\行業歷史形成的掛靠經營弊端日漸凸顯,企業“重許可、輕管理”、客車“重效益、輕服務”,群眾更愿選擇票價略高、更靈活的私家拼車、黑車出行?瓦\公共服務無法滿足群眾出行需求,供需結構嚴重失衡,“出行難、出行貴”矛盾依然突出。
富?h本著“先行先試”原則,對富?h北部三個深度貧困鄉鎮農村客運開展公交化改造。出臺購車補貼、無償用地政策,刺激客運企業主動參與,用市場化方式解除掛靠線路21條,車輛23臺,更新44臺新能源車輛。開通覆蓋3個鄉鎮147個村屯19條公交線路,票價下浮30%,客運量暴增日均2000人次,試點成效顯著,超出改革預期,百姓拍手稱快。
2019年,在民營企業投資乏力的情況下,結合國企改革,以交通運輸國有資產、資源為紐帶,合并兩家民營企業,組建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運輸企業,擴大規模效益,提升投融資能力,全面推進縣域公交全覆蓋戰略。依法收回許可到期線路17條,更新100臺新能源車輛,開通南部城鄉公交線路19條。
公交全覆蓋
城鄉交通運輸實現一體化
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農村公交全覆蓋。富?h設置農村公交線路38條、公交站點219個,達到村屯全覆蓋。全縣票價執行“三五七”,即30公里3元,50公里5元,70公里7元,群眾出行時間更加靈活,出行成本下降50%。
在全省率先簡政放權實行區域經營、公車公營。取消行政審批,為企業徹底松綁,授予企業區域內經營自主權,線路布局、班次增減等由企業自主確定。全部運營車輛公司自營,徹底解除了客運掛靠經營,實行“三統一”管理,服務品質大幅度提升。
在全省率先放開農村客運“車進站、人歸點”限制。將縣城公交站點與農村客運?空军c實行共用,群眾在公交站點即可乘坐發往鄉村的城鄉公交,減少了進站、買票、候車等中間環節,提高了乘車、候車便利性。
在全省率先全面應用新能源電動客車。降本方能增效,農村客運、公交全面應用新能源電動車輛,綜合費用由每公里3.5元降至0.5元,同時降低票價讓群眾受益。
讓農村群眾更有“獲得感”。農民進城不用再起早貪晚,高價乘坐違法車輛,站在村頭等,隨時都有車。過去乘坐一趟的票價現在能往返還有結余。全縣17萬農村人口,年均乘坐公交20次,次節省車票8元,全年降低群眾出行費用近3000萬元。
客運行業危機全面化解。掛靠經營的解除為客運行業松了綁。一系列行業危機全面化解,依法收回經營權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回歸法規本位,面向群眾需求實現公交服務全覆蓋。擠壓利潤空間讓黑車無法生存,以法律為準繩,按市場的方式改革,為行業解困。
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大格局初步建立?h域城鄉公交作為運輸載體,在改善農村群眾出行條件基礎上,也運載著同城商品配送、快遞物流進村,實現了“人便于行、貨暢其流”,建立起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大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