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野區(qū)的E127系100番臺
JR東90年代為了替換60年代制造的169系急行型電車而制造的一般型電車,主要用在新潟(0番臺)和長野(100番臺)
車內(nèi)設置了單人運轉(zhuǎn)設備和投幣箱,座椅采用混合式布局(一側(cè)地鐵座長椅,另一側(cè)對面座),每側(cè)參考近郊型設置三門,考慮防寒需要使用了半自動門(乘客上下車需要按開門按鈕)
戰(zhàn)后,日本國鐵重新劃定電動車組的車型,將各類車型分為四類
通勤型:每側(cè)4門(雙扇),一般車頭不設貫通車,加速快但是最高時速略低,車內(nèi)采用地鐵座長椅,不設廁所,使用在山手線、京濱東北線、中央線等城區(qū)線路,主要車型包括101系、103系、201系、205系
近郊型:每側(cè)3門(雙扇),車頭設置貫通門,加速略慢但最高時速更高,車內(nèi)座椅采用混合式布局(兩個車門間為2個長椅+2組對面坐席+2個長椅),車內(nèi)設廁所,主要用于中距離線路,例如宇都宮線、高崎線、東海道線、橫須賀線,主要車型包括111系(小功率電機)、113系(大功率電機)、115系(山區(qū)型)、211系
急行型:每側(cè)2門(單扇),車頭設置貫通門,車內(nèi)座椅全部采用對面布局,設有廁所,早期加掛餐車。用于急行時代的急行列車和部分普通列車,例如東海道線急行東海(東京),和鬧出大事情的高崎線(上尾事件)。主要車型有165系(平原型)、169系(山區(qū)型)等。
特急型:每側(cè)1門(單扇),車頭早期為前突型,后期改成高駕駛室的電鍋頭型,車內(nèi)座椅采用回轉(zhuǎn)式或翻轉(zhuǎn)式布局,早期加掛餐車。用于優(yōu)等列車、特急列車。比如特急回聲Kodama、特急朱鷺Toki,代表車型151系、381系、485系等。
國鐵時代其他的特殊車型
581/583系,坐臥兩用的月光型特急,解決車輛段場地不足的問題。后期被改造成普通車。
117系,中京圈和阪神圈的快速型電車,每側(cè)2個雙扇門,不屬于前面的任何一類
185系,首都圈的新特急,每側(cè)2個單扇門,國鐵時代車內(nèi)布局參考急行型電車,按特急時刻安排但不按特急票價收費。JR時代整修后達到了特急列車的標準
70至80年代,急行列車逐漸消減,有的升級成了特急列車,有的則直接取消,大量急行型電車投入偏遠地區(qū)普通車的運行以替換戰(zhàn)前制造的舊型電車,169系等急行電車停止更新,沒有類似于205系或者211系的新一代不銹鋼列車替代。
JR化后,JR東日本逐漸減少了通勤型和近郊型的區(qū)別,首都圈的209系和E217系的區(qū)別已經(jīng)不大了。后面的E231系和E233系近郊型和通勤型則統(tǒng)一被稱為一般型,采用4門布局,以適應更大的客流。新潟、長野、盛岡的一般型列車采用近郊型的3門布局,安排更多的座位。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