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日曬雨淋”到“內外兼修” 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為何被稱為上海“最美”公交樞紐? 2019年12月27日 14:40 新民晚報
從日曬雨淋的露天公交換乘廣場,到內外兼修的“最美”公交樞紐,即將在明天正式投入使用的莘莊地鐵站南廣場交通樞紐經過了哪些改造?啟用5G智慧化公共交通系統,增設“第三衛生間”和夏季噴霧降溫系統,更將打造公共文化藝術傳播的新平臺,今天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擁有“最美”的視覺形象外,一系列便民性、智慧化、藝術化的公共配套設施也已經到位。
智慧樞紐搭載5G新技術
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約為8000平方米,已入駐11條公交線路,站內還設有出租車專用道,乘客們從地鐵臨時天橋下來左轉即可進入車站。相比過去的露天換乘廣場,新樞紐變成了一個半開放式的交通綜合項目,煥然一新。
記者了解到,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由上海莘天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無償移交政府使用。該市政公用設施位于上海地鐵1號線終點站莘莊站,承載上海西南部的交通之核,并以公共交通為導向,建造出了地上、地下共計約70萬平方米集出行、居住、辦公、商業、文化藝術活動等為一體的新型城市綜合體TODTOWN。
經過五年的建設,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將在明天投入使用。“我們在設計建設中參考了香港九龍站、日本大阪神田站的經驗,從細節上增加便民性。”該項目總負責人何彬告訴記者,新樞紐樹立了 一塊中央大屏,市民可根據信息查詢系統,了解每條公交線路的具體位置。專設“第三衛生間”,增加母嬰及殘疾人使用功能。考慮到樞紐站半室外空間無空調,站臺還增設夏季噴霧降溫系統改善乘車體驗。人行道則有“智能警示”功能,一旦公交車駛來,地下的警示燈就會閃爍,提醒行人注意避讓。
此外,基于5G智慧化應用的公共交通系統,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已正式啟用智慧統計、智慧調度、智慧安防以及智慧環境系統。為了在突發的大人流時段及時了解站內人數并保障所有乘客的安全,新公交樞紐的各個主要出入口均設有統計攝像機,實時進行人流統計。一鍵報警系統、行人過街警示系統以及獨立的消防控制系統等智慧安防系統,則提升了人們的出行安全指數。
“無墻藝術館”打造文化新空間
令人驚喜的是,這座被譽為“最美”的智慧型公交樞紐,還將成為上海的公共文化藝術傳播新平臺。今天上午,閔行區文旅局與TODTOWN天薈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TODTIME時間廊”文化空間,以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為往來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的市民奉上一道道藝術饗宴。
在啟用儀式上,主辦方點亮了“TODTIME時間廊”的首件藝術作品,由中國新銳新媒體藝術家郭銳文(Raven Kwok)專門為TODTIME委約定制的永久數字藝術作品裝置《時間自增》,以計算機基于時間實時運算的方式將每一秒的時間可視化,它既是對數字時代的同步回應,也是對公交樞紐與川流不息的群像這兩個具有強烈當代符號意義的抽象表達。
“過去我們做藝術展覽和表演,最擔心的是誰來看,但在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每天有15萬人次的客流經過,隨著TODTOWN天薈項目的建成,客流量還會激增,值得我們把這里打造成為全新的文化傳播空間。”閔行區文旅局局長楊繼楨表示,無論是小規模的街頭藝人表演,還是展示閔行區的特色文化,未來都能引入到這一空間。
記者了解到,TODTIME時間廊藝術展2020第一季的主題為《望》,展期從2019年12月28日到2020年2月29日,免費向公眾開放。此次藝術展分別由中國繪畫和數字藝術兩個項目組成。其中中國繪畫項目將展出由著名畫家徐有武創作的《閔行十大名人畫像》,展現閔行區的人文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