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記者林彬彬 實習生李麗晨 彭海峽文/圖)閩南語報站是個好東西,接地氣,人性化,又能發揚本土文化。該功能涵蓋廈門不少品牌路線,一定程度上提升公交水平和城市形象。
可最近,有市民發現,島內外線路959路的閩南語報站更新滯后,與普通話報站“沖突打架”,導報記者走訪中,有老市民講述自己被閩南語報站誤導提前下車的經歷。
問題 959路閩南語報站誤導人
近日,集美的林女士撥打導報熱線968801反映,集美往廈大的959路公交車的閩南語報站有多處錯誤,比較容易誤導人,希望公交公司能夠盡快更新。
根據市民的指引,導報記者在嘉庚體育館登上了一輛開往廈大方向的959路公交車,其車號是閩DZ3237,當車輛行至“輪機工程學院站”和“機械工程學院站”時,閩南語報站直接報錯了,分別報成了“航海學院站”和“水產學院站”。
另外,959路的閩南語報站還有站名方面的錯誤,比如“集美稅務站”報成了“地稅站”,“高崎火車站(中埔)站”只報“高崎火車站站”,漏了很多本地老人熟悉的“中埔站”。
同在車上的市民陳老伯經常搭車往返于呂厝和石鼓路之間,959路是他唯一的直達線路。陳老伯介紹,他曾被滯后的閩南語報站“誤導”。“去年959路出島還走龍舟池的時候,剛上廈門大橋報站就會提示下一站是龍舟池站,其實出島后的第一站是集美學村站,第一次的時候不清楚,就真的跟著提示下車了。”
導報記者將相關情況反映給公交集團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將會把問題反映給相關單位調查落實,如果確實存在錯誤,將會立即進行處理。
原因 站點頻變 錄音人員不穩定
據市民反映,之前951路與3路等也有類似的滯后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據資深公交達人小陳介紹,廈門公交網線發達,線路有300多條,變化或調整本來就不少。而這兩年來,由于地鐵施工等因素的影響,公交站點和路線變更得很頻繁。
小陳說,站點和線路有變化,公交車的普通話報站也得跟著更換,閩南語報站自然也要換,不過,一般來講,普通話報站更新比較及時,而閩南語報站則相對復雜,所以有時會出現滯后的問題。一位熟悉公交報站業務的人士解釋說,閩南語報站的主要難題是,站點和路線變更頻繁,卻沒有固定或穩定的閩南語錄音人員,以至于會出現站點更名后,有時找不到原錄音人員,一時沒法快速更新的情況。
據介紹,一般情況下,閩南語報站是可以調成靜音的,但959路沒有這種設置,所以才出現上述問題。“后期維護上,普通話部分可以使用電腦語音合成拼接技術進行更改,但是閩南語沒有這項技術。”這位人士說。
“廈門的閩南語報站很值得肯定,但是相關維護要細心跟上。”小陳呼吁,希望閩南語報站這種好東西能得到更多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