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超1/4公交車都“變綠”
市人大常委會十四屆二十次會議今天上午召開;聽取《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報告
20140827廈門網 2014-08-27 00:00 字號: T T 手機看廈門網
■我市已投放的新能源公交車。
本報訊(文/記者 謝雨真 彭菲 圖/張淇輝)今天上午,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次會議,記者在會上獲悉,為進一步落實《廈門經濟特區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246輛液化天然氣公交車(LNG),占新投放公交車的71.3%)。下半年預計繼續投入LNG公交車100輛,屆時全市清潔能源、新能源公交車輛比例將超過25%。
同時,市運管處、公交集團聯合國家電網廈門供電公司于今年啟動了新能源公交車試點工作,已經完成試點運行方案編制,充電場地、充電樁等相關基礎設施規劃及建設正在推進中,力爭明年開始試點投放純電動公交車。
記者了解到,我市首批300輛天然氣公交車是2010年投用的,該種車型使用綠色車身,代表著綠色環保,順應市民越來越高的城市生活環境質量要求。首批千輛天然氣出租車于2011年投用。
數據顯示,我市已更新500輛左右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型已經占到全部公交車數量(3769輛)的20%以上。同時,我市的出租汽車已實現全部使用汽油、LPG雙燃料車型。
目前,全市上線運營的液化天然氣公交車輛134部,每天用氣量1.5萬標立方;全市上線運營的天然氣公交車416輛,加上天然氣出租車5000輛,每天用氣量為25萬標立方。目前,為這些公交、出租車提供保障的加氣站有8座,分布在呂嶺路、湖濱中路、金尚路等地。
2013年2月,我市被列入全國10個綠色低碳交通區域性試點城市之一。
【鏈接】
公交車電動化 可實現零排放
電動公交車主要是指純電動公交車,以車載電源為動力,全部使用電能行駛,噪音小、行駛穩定性高,并且實現零排放。
據國家科技部統計,截至2011年3月,示范城市中應用電動大巴629輛,僅占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的7%。城市公交電動化還面臨諸多難題,需要政府、汽車產業和相關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