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DDsheep 于 2013-10-9 18:10 編輯
廈門北站公交場站將擴容9倍 增開多線直達島內
廈門新聞廈門網 2013-10-09 16:11 字號: T T 手機看廈門網
目前正在使用的公交場站,常規公交和BRT混行。 王紹亮攝
開始改造的公交場站,面積約4.6萬平方米。 王紹亮攝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今年國慶,面對萬余名“激流涌進”的旅客,廈門北站經受了第一波的考驗。不過,更嚴峻挑戰還沒到來。
今年底,廈深鐵路即將建成通車,又有新客流涌來;明年3月至2015年1月,廈門火車站將封閉施工,所有進出廈門動車停靠至廈門北站,屆時廈門北站壓力劇增,預計日到發車次超過100對,高峰日客流量將達到10—12萬人次。
對此,本報第一時間予以全方位報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北站交通配套大提升勢在必行。
昨天,記者從市鐵路建設指揮部、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北站項目部了解到,《廈門北站近期交通組織方案研究》已獲市里批準,廈門北站片區內交通優化調整也已開展前期工作,集美大道、杏錦路改造已率先動工,力爭在年底前或明年初完成,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變化。 記者 王紹亮
公交車
南廣場東北角新建4.6萬平方米場站
現狀 面積小、出口少,公交出站還得排隊
根據廈門北站最初交通布局的安排,南廣場主要停放社會車輛,北廣場主要是公交首末站、BRT首末站、長途車站等,由于受到拆遷等問題,至今只建成后溪長途車站,公交和BRT首末站只好臨時調整到南廣場西北角。
廈門北站公交場站工作人員許先生說,這塊臨時公交場站只有四五千平方米,其中BRT占去1000平方米,常規公交的實用面積只有4000平方米,卻有十多條公交線路,很擁擠。
具體來說,現狀運營公交線路13條,包括始發常規公交線路11條(進島方向2條、集美方向4條、同安方向2條、翔安方向1條、海滄方向2條)、快速公交線路1條、空港快線1條,基本覆蓋島內外主要片區。
記者發現,這塊公交場地面積小,只有三個出口,其中BRT占用最里面的一個車道,專車專用;另外兩個出口留給常規公交使用,碰到車輛多時,還要排隊出站。
昨天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已有兩臺挖掘機在現場進行場平作業,正把坑洼不平的地方給鏟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時間趕、工期緊,現在一邊進行施工圖報批,一邊進行前期工作,力爭在年底前完成。
改造1 增開更多到島內的直達公交
根據方案,將充分利用南廣場東北角綠地,作為常規公交上下客區及BRT、直達公交、常規公交、旅游大巴臨時調度場。初步方案,普通公交泊位88個,直達公交泊位45個,BRT泊位42個,旅游大巴19個。
據介紹,這塊地面積約4.6萬平方米,是目前公交場站的10倍。
為了方便旅客乘坐公交車,將新建一座鋼便橋銜接公交場站和廈門北站站房。
這樣,不僅公交場站場地變大,公交線路也將增加完善,尤其是直達公交。在明年廈門火車站封閉施工期間,將增開廈門北站到廈門站、高崎站、會展中心、廈大、第一碼頭、國際郵輪碼頭、五通碼頭、枋湖客運站等主要客流集散點的直達公交。
根據線路銜接方案,廈門島、集美、海滄方向公交車輛主要依托集美大道、天水路、集美北大道進出;而同安、翔安方向的公交車輛主要依托學院路進出。
改造2 兩輛18米長BRT可同時進出
目前,廈門北站只開通BRT 1號線。常規公交從南廣場西北角移到東北角后,南廣場西北角將變成純粹的BRT首末站。
據介紹,廈門火車站封閉施工后,廈門北站客流主要通過BRT、直達公交運輸為主、常規公交為輔的模式,確保客流能夠迅速、及時輸送出去。而這里BRT通道也將調整,從一上一下式改成兩上兩下式,可同時滿足兩輛18米長的BRT車輛運營。而目前只有12米長的BRT車輛可以進入北站。
根據方案,BRT臨時調度場調整至南廣場的東北角,預留泊位42個(其中18米長19個),不回場調度車輛利用周邊道路進出,回場調度車輛需繞行外圍道路(集美北大道、學院路)。
根據廈門北站高峰期集散客流測算,廈門北站BRT首末站需30輛BRT車輛,綜合考慮北站周邊客流、1號線沿線站點及現狀配車需求,方案建議1號線嘉庚體育館至廈門北站段需配車約60輛,其中廈門北站首末站按照配車總數的20%考慮,即12輛,其余停到廈門北站北廣場的BRT停保場去“候命”。
目前,BRT車輛主要依托集美大道—珩圣路進出,近期交通組織方案還建議,盡快建成集美北大道BRT專用道,確保客流盡快疏散。
長途車
后溪長途汽車站年底投用,與北站間設免費擺渡車
相比公共交通,廈門北站長途汽車站的硬件設施情況要好很多。
昨天上午,記者在廈門北站后側看到,后溪長途汽車站已基本完工,外觀看起來很漂亮、氣派。這棟由主站房、發車平臺及地下室三部分組成的車站,規模不小,無疑是繼廈門北站后,又一棟標志性建筑。
該長途汽車站設計為一級長途汽車站,總建筑面積61551.8平方米,除了售票大廳和候車室,發車平臺建筑面積達10015.3平方米,可同時停靠107部長途大巴。兩層地下室設計為停車庫,共有666個車位。
根據計劃,后溪長途汽車站將于11月底建成,明年1月前投入使用。
據介紹,廈門火車站封閉施工后,廈門北站將承接所有動車運輸任務,屆時后溪長途汽車站將躍升為島外運營規模最大的長途車站。
根據車輛分流的原則,將引導長途車由圣果路及站區北側路進出,避免與南廣場車流產生交織。為了方便旅客片區內乘車,南廣場和長途汽車站之間還將設置擺渡車接駁。根據計劃,將增購10輛擺渡車,銜接長途汽車站和廈門北站出站口,建議免費形式,并利用北站站房西側高架橋下空間設置停靠點。
屆時,從后溪長途汽車站出來后,走沈海高速、廈沙高速等道路的,去周邊城市將變得十分方便。據有關方面測算,后溪長途汽車站投用初期,客運規模為每日近萬人次,遠景客運規模可達每日1.6萬至1.8萬人次。
出租車
可供70輛同時候客,南廣場增設監控抓黑車
如今,廈門北站也形成民間的“黑車”市場,黑摩的、黑車長期盤踞在此“宰客”,分成島內、同安、海滄、漳州、泉州等線路運營,甚至連正規出租車也不愿意打表,直接要價,還要拼車,擾亂正常營運秩序。
針對這一現象,出租車停車場將設置在高架平臺北側,含1個入口和2個出口,占地約3000平方米,約可供70輛出租車候客;下客車輛可行駛至站房二層平臺。同時,在出租車停車場對面給交通綜合執法隊員提供一間辦公房,在地下停車場劃撥休息間,給交通綜合執法人員現場執法提供便利,一方面監管正規出租車,另一方面打擊非法營運。針對目前廈門北站南廣場道路兩側黑車停放較多,將跟交警部門聯系,增設監控探頭,讓黑車車主不敢明目張膽停放、拉客。
社會車輛
可提供1536個停車位
為解決社會車輛停放問題,廈門北站南廣場地下停車場(870個停車位)為主要停車場,后溪長途汽車站也可提供666個停車位,旅客進站時,社會車輛可直接行至二樓出發層,也可開到地下停車場。
道路改造
措施1
打通斷頭路
形成便捷交通路網
為了方便出行,形成便捷的交通路網,方案建議,今年年底前打通斷頭道路,打通集美北大道、田集連接線,最終在原有道路基礎上,合理引導各個方向進出北站車流:
泉州方向:依托國道324或沈海高速公路同安出入口;
漳州方向:依托國道324或沈海高速公路杏林出入口;
安溪方向:依托廈沙高速;
杏林大橋方向:依托杏錦路—海翔大道;
廈門大橋方向:依托田集連接線;
集美大橋方向:依托田集連接線;
海滄方向:依托海翔大道;
同安方向:依托學院路;
翔安方向:依托海翔大道。
措施2
集美大道、杏錦路升級改造
不用等紅綠燈,可一路暢行
■集美大道改造施工現場。 陳滿意攝
廈門北站片區內交通配套改造完,這還不夠,還要改造從島內到廈門北站的快速路。
目前,從島內到廈門北站主要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是走杏林大橋經杏錦路,走海翔大道和集美大道抵達廈門北站;第二條是從廈門大橋出島,走高速公路經集美大道或者孫坂南路到北站;第三條則是從集美大橋出島,經集美大道一路到北站。(見示意圖)
集美大道
昨天上午,記者途經集美大道時發現,這里有的路段已被圍擋攔住,正在進行改造。
集美大道順接集美大橋,直通北站,目前道路通行能力不足,要過不少紅綠燈,存在路幅小、路口多等問題。為了應對廈門北站的交通壓力,已于7月份開始改造。改造后,集美大道將升級為時速60公里、主車道雙向六車道的城市I級主干道,主要路口將進行立交或者通道化(上跨或下穿),基本實現全程無紅綠燈。
集美大道改造工程起點在集美大橋收費站,與潯江北路交叉,終點位于后溪鎮派出所,與在建的圣巖路交叉。改造范圍包括了原樂海路(收費站至同集路段)、原集美大道(同集路至集美北大道段)、原中洲路(集美北大道至圣巖路段),路線總長8.265公里。改造內容主要包括路面改造、輔道完善;新建潯江北路下穿隧道;新建西頭互通立交(集美大道與杏林灣路互通立交)、新店互通立交(集美大道與圣巖路互通立交)等。
杏錦路
改造范圍起點為杏林互通立交處,終點為后浦互通立交位置,改造提升路段總長度為3.48公里,升級為城市I級主干道,時速60公里、雙向八車道,沿線與其他道路、引水干渠交叉處共7處。這些交叉主要是上跨、下穿形式,確保不用等紅燈,一路暢行。
征 集
對提升北站交通配套有好建議
請撥打市民熱線5589999
廈門北站是國家鐵路網規劃中“四縱四橫”沿海快速鐵路的一個重要客運站,也是海西重要的鐵路中心客站,更是廈門的“城市門戶”。它的一舉一動,不僅關系到市民的出行是否方便,也關系到美麗廈門的城市形象。如果您對廈門北站近期交通配套提升如有什么想法或建議,不妨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我們會第一時間梳理好,反饋給相關部門,讓廈門北站更加美麗動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