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ntiagoDS 于 2014-9-24 16:30 編輯
那些年, 我們一起坐過的公交線路
4路
最早的4路開通于改革開放前, 連接輪渡和江頭. 后來因為與6路 (當時是輪渡-田頭) 和7路 (當時是輪渡和鐘宅) 的線路重疊, 而停開. 因此, 在1990-1996年的廈門地圖上, 是沒有4路車的, 1路, 2路, 3路之后就是5路.
1994年秋, 廈門公交線路經歷一次大規模的線路編號重組, 新開了201路, 連接火車站和輪渡, 經過公園, 思明東西路, 升平路. 1996年1月, 201路改為4路, 這就是中生代的4路. 2000年, 公交公司新開通19路, 連接會展中心和輪渡, 經過公園和火車站, 4路遂并入19路.
2001年, 4路重新開通, 連接文屏和輪渡海濱大廈 (和平碼頭??), 經過公園東路, 思明東西路, 升平路. 2011年5月, 4路整合了102路 (火車站-和旭路). 現今4路連接文屏和七星西路, 是廈門唯一一條連接公園東路和東渡路的公交線路.
8路
最早的8路開通于80年代初, 連接火車站和蓮花二村. 1993年秋, 8路經公園延長至輪渡, 1994年夏廈禾路拓寬后改走廈禾路. 同年秋, 3路延長至蓮花, 8路縮短為火車站-輪渡, 1995年后, 8路的輪渡停車點從輪渡碼頭搬遷至輪渡郵電局, 上行去火車站改走鷺江道. 1998年1月, 8路停開, 其所用的長江客車轉交30路.
1999年7月1日, 8路重新開通, 連接松柏匯成和輪渡, 經過公園東路, 湖中路, 岳陽小區, 體育路. 2012年8月, 8路延長至第一碼頭.
13路
最早的13路開通于1991年, 連接胡里山炮臺和輪渡. 1993年秋, 13路和2路合并, 13路編號暫時停用.
同年, 15路公交開通, 連接火車站和松柏小區, 經湖濱東路和體育東村. 在1994年秋的線路編號重組中, 15路改為115路, 1996年1月又改成13路. 2001年, 13路延伸至江頭建材城, 后又延伸至吉家家世界. 再往后, 改為文化藝術中心-吉家家世界, 再往后... 于2011年停開了...
14路
14路開通于2001年, 連接石泉干休所和火車站, 2007年延長至浦南新村, 并改名為思2線, 2010年10月, 思2改為17路. 14路編號目前留空.
15路
最早的15路開通于1993年, 連接火車站和松柏小區 (見上文13路), 后改為115路, 再改為13路.
1997年秋, 15路重新開通, 連接岳陽小區和西堤碼頭, 旋即延長至廈大, 經過白鷺洲路. 2011年8月, 15路從岳陽小區延伸至枋湖客運中心.
16路
最早的16路開通于1993年, 連接火車站和湖里怡景花園, 當時是第一條連接火車站和湖里的公交線路. 在1994-1996年的線路編號重組中, 16路改為116路又改為26路.
1997年秋, 16路重新開通, 連接岳陽小區和萬壽. 2001年延長至和通里, 后又延長至芙蓉苑和石頭皮山. 值得注意的是, 從1路到15路, 所有線路的單程車站數均少于30個, 而16路開始超過30個, 16路以后, 不斷有線路的單程車站數超過30個. 16路還有個高峰弟弟301路 (石頭皮山-火車站).
17路
最早的17路開通于1994年, 連接輪渡和機場, 當時是廈門首條通往機場的公交線路. 在1994-1996年的線路編號重組中, 17路改為117路又改為27路.
1997年夏, 17路重新開通, 連接胡里山炮臺和火車站, 當時是首條經過鐘鼓隧道的公交線路, 不久后, 17路延伸至珍珠灣, 2000年又延伸至景州樂園. 2005年7月10日17路成為國家會計學院-國家會計學院的雙環行線. 2006年1月11日17路改為國家會計學院——火車站,后又延長到觀音山,2009年17路停開.
現在的17路為石泉干休所-浦南新村, 詳情見上文的14路.
18路
最早的18路開通于1994年夏, 連接東方山莊和輪渡, 當時是廈門首條行走鷺江道和廈禾路西段的公交線路. 在1994-1996年的線路編號重組中, 18路改為118路又改為30路.
1997年秋, 18路重新開通, 連接火車站和輪渡, 經過湖濱南路, 旋即改為廈大-集美龍舟池, 并運行數年. 2010年10月, 18路改為959路.
現在的18路開通約兩年, 連接枋湖客運中心和黃厝.
19路
最早的19路開通于1994年9月, 連接廈大和黃厝. 在1994-1996年的線路編號重組中, 19路改為119路又改為29路.
1997年秋, 19路重新開通, 連接湖里公交場站和殿前, 不久再度停開.
2000年, 19路第三次開通, 連接會展中心和輪渡, 經過公園和火車站. 2010年, 19路整合517路中巴, 2012年延伸至第一碼頭.
20路
最早的20路開通于1996年秋, 連接廈大和上李. 2005年, 20路整合進87路 (胡里山-東渡), 87路從此連接東渡和上李, 20路編號暫時放空.
2007年, 海滄公交811路改為廈20路, 連接廈大學生公寓和SM城市廣場. 2010年10月后, 廈字頭, B字尾全部停用, 廈20路改為20路.
25路
最早的25路開通于1995年春, 當時叫做203路, 連接江頭小區和輪渡并經過廈禾路. 1996年1月, 203路改為25路. 2009年25路停開, 隨后由于中巴506路退市, 公交公司重新開通25路接替, 線路基本不變. 現今25路連接后埔和輪渡, 經過仙岳路, 白鷺洲.
28路
最早的28路開通于1995年夏, 當時叫做107路, 并且線路采用了雙層巴士. 1996年1月, 107路改為28路. 在當時, 28路和8路的線路走向幾乎沒有差別, 僅僅在思北和輪渡之間, 8路是順時針, 28路是逆時針, 28路?吭谳喍纱a頭, 8路?吭谳喍舌]局.
2001年, 28路延長至嶺兜小區, 整合了當時的38路, 行走東浦路地段. 后來線路縮短至火車站, 現如今28路連接觀音山下堡和火車站, 經過東浦路.
|